证券如何用杠杆 合作伙伴话荣程 | 那一次彻夜长谈,让“禹王”振翅蝶变_六弟_焦炭_企业
| 编者按 |
每一次出发,都有同行者并肩;每一程跨越,都有奋斗者回响。
三十七载风雨兼程,荣程之成在于诚,以联合融合筑牢信任之基,以协同共生激活共赢之链。从钢铁报国的炽热初心到绿色智造的创新蓝图,从产业升级的躬身探索到多元生态的蓬勃生长,我们始终坚信:独行者速,众行者远;共筑青山,方见云开。
即日起,荣程集团公众号推出“合作伙伴话荣程”专栏,邀您聆听全球伙伴的真诚讲述。每一段故事,都是“利他达己、责任为舵”的生动注脚;每一次携手,都在诠释“以诚聚势、以合致远”的生态篇章。让我们透过伙伴的双眼,看见荣程“实业为基、使命为锚”的坚守;在交错的叙事中,触摸“价值共生、向新而行”的时代答卷。
讲述人:
山西禹王煤炭气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文朝
展开剩余77%我与祥青相识于20世纪九十年代,我比他虚长近10岁,我习惯称呼他“六弟”,他也很亲切地称呼我“大哥”。
我俩初次相识即感觉相见恨晚,那时六弟已是名满津唐的钢铁企业家,而我当时只在太原经营着一家小规模洗煤厂。但年龄和企业规模的差距,并没有阻碍我们相识、相知以至成为莫逆挚友!与六弟相识共事的多年里,每每在我企业发展面临重要关口之际,都能得到六弟夫妇无私的鼓励、支持和帮助,令我和家族终生难忘!
2000年,有一次我和六弟彻夜长谈,他详细分析并讲解了对钢铁行业未来蓬勃发展的认识,由此判定未来必将出现市场对焦炭爆发式的需求增长,势必带动焦化行业井喷式发展。因此,他鼓励我在现有洗煤厂的基础上,延神产业链条,投资建设现代化焦化生产企业。他还建议焦炭要立足津唐地区,荣程可以自用大部分焦炭,余量由六弟负责联系其它兄弟钢铁企业进行分销,祥青的分析打消了我对焦炭市场销路的顾虑。
关键是资金问题,六弟直接允诺,荣程无条件支持!当我下定决心投资建设焦化企业后,六弟和国丰的张震董事长多此往返天津、山西,同我一起走访当地政府洽谈协商,最终将厂址选定在忻州市忻府区。在此过程中,六弟全程参与了商务谈判。
2003年,山西禹王煤炭气化有限公司破土动工。2005年,第一座4.3米现代化捣固焦炉投入生产。由于需要大量建设资金投入,银行贷款困难重重,正当企业面临资金困难之际,六弟无条件累计支持资金数千万元。
当时,我跟六弟说:“这么多钱,怕一时半会儿还不上!”六弟笑着说:“你不是有焦炭吗?待焦炭生产出来以后,用焦炭冲抵就中了!”就这样,随着4座焦炉陆续投产,我们和荣程之间的业务往来更加频繁,我俩见面的机会也逐渐增多,而且每次见面都相谈甚欢,收获颇丰!虽然六弟拥有一定的财富,但每次相见用餐,一碗米饭、一盘醋溜白菜,他就心满意足。六弟对自己的“吝啬”和对兄弟的倾囊相助,让我由衷钦佩,这就是干事创业的“企业家”的榜样,六弟的这种精神和作风,值得我终生学习!我发现,在六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,荣程其他员工身上都能找到他的影子。何为企业领袖?何为企业灵魂?顿时,萦绕在我心中苦苦求索的问题,答案豁然明朗!
2008年,全球爆发了金融危机,各行各业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。作为“煤—焦—钢”产业链中端的焦化企业,生产经营异常艰难,焦炭滞销,资金久拖不回,企业岌岌可危。危难之际见真情!荣程在自己也面临巨大经营困难的情况下,六弟分批次给禹王借款总计达3.5亿元,保证了禹王的正常运行。正是六弟“资金全部用焦炭冲抵”的办法,才使我们绝地逢生,渡过了难关。
2012年初,钢铁上下游行业又出现普遍亏损,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。六弟亲赴山西,给我带来1.5亿元资金支持,并且共同商讨脱困之道。经反复论证,最终确定了生产定制焦炭专供荣程的决策。后经高炉使用,取得良好效果,一方面使荣程铁水成本骤降,另一方面也解决了禹王炼焦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。得益于定制焦炭的成功应用,荣程的铁前成本与禹王的炼焦成本在业内长时期保持领先。时至今日,历经10多年风雨,定制焦炭在华北地区仍有广阔市场。六弟敢为人先的创新与实践,着实令人钦佩!
如今,山西禹王煤炭气化有限公司发展势头良好,焦化总产能已达300万吨/年,拥有6.25米捣固焦炉和7米顶装焦炉各两座,配套建设有20万吨/年甲醇,顺产6万吨/年合成气氨和每小时3000立方提氢等化工项目,拥有员工2000余人,一直是忻州市规模最大、贡献最多的民营明星企业。禹王能有今天的成绩,都离不开祥青、荣华夫妇的无私支持和帮助。感恩铭记于心,我和全体“禹王人”将永世不忘!
山西禹王煤炭气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25日,是一家从事炼焦,煤炭洗选,煤炭销售等业务的公司。从此,荣程与山西禹王开始了长达15年的合作,合作的主要领域是焦炭业务。
发布于:天津市